编者按:“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1992年邓小平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一句格言式的概括。时至今日,在内蒙古包钢稀土大厦的大厅,仍赫然题着这句简洁有力的邓式语录。
我国是稀土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早在今年5月份,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就稀土行业准入管理、改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加强稀土出口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严格规定,试图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直以来,稀土的战场从未真正平静。特别是在2011年,稀土的价格像坐上了过山车,一路飙升到最高点后俯冲而下。为了应对价格危机,南北两大稀土巨头—包钢稀土和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先后宣布停产一个月,以达到“平衡供需”的目的;而在南方,实力雄厚的央企和地方国企为了争夺采矿权,也在开展着艰难而隐秘的博弈。
本报记者 宋阳标 发自北京
2011年10月中旬以来,国内稀土市场价格波动加剧,多种稀土产品价格下滑幅度趋势明显,而作为中国稀土产业的两强,包钢稀土和赣州矿务相继宣布产品生产工厂停产。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国内的稀土生产者意图通过停产限产,减少稀土产品上市量,以防止稀土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滑。在国际市场一些严重依赖中国稀土产品的国家开始寻求中国之外的来源,这将进一步影响中国的稀土价格。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停产举措市场前景如何不论,但是稀土企业的维稳之战确已开始。
保价之举
两天之内,主导我国北方90%的轻稀土产量的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钢稀土”)动作频频。
在10月18日,包钢稀土发布公告称,所属冶炼分离企业的停产期限为1个月,停产期间,包钢稀土公司停止对所属冶炼分离企业、外部合作企业的稀土原料供应。
而在次日,包钢稀土属下的国贸公司也发布公告,声称“自本公告发出之日起收购拥有国家指令性计划企业生产的氧化镧、氧化铈和氧化铕稀土产品,收购价格分别为14万元/吨、15万元/吨和2000万元/吨(均含税)。
这直接导致其股票价格发生变化。在收购部分稀土产品的公告发布次日,包钢稀土公司股价应声上扬7.59%;而仅仅在此前一天,这个股票还由于其宣布旗下数家企业停产而大幅下滑。
按照市场价格,包钢稀土的收购价并不低。业内人士认为,包钢稀土此举是为了稳定支撑稀土市场,避免稀土价格崩溃。
而包钢稀土副总经理、董秘张日辉对此也没有回避,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解释公司近日的一系列举措:“我们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稳定价格,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在包钢稀土停产收购等措施出台之前,我国稀土市场上已经是跌幅连连。一些钕铁硼企业的人士表示,“钕铁硼产品N35已经由上个月的400多元/公斤,跌到200多元/公斤,同时跌价的还有自行车用磁钢产品,也跌到了300元/公斤左右。”上述人士说。
而目前,镨钕金属的未税成交价格已经跌至60万元左右,这个价格已经接近于氧化镨钕的未税价格,即价格已经出现倒挂。
张日辉分析,目前并不肯定稀土产品价格下滑是否因为供大于求所致,“我们为了进一步稳定供需平衡,来保卫稀土产品的价格,所以才实施了停产的措施,这也符合国家的政策,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也都赞成这样的行为。”目前国际市场对国内的稀土市场价格并没什么影响,但并不否定时代周报记者提出的可能有游资炒作导致此现象。
稀土行业颓势已经引发南北稀土停产潮。继包钢稀土宣布停产之后,10月20日,作为南方稀土主产区的龙头企业,位于江西省境内的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旗下所有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也开始全面停产。
企业何为?
两大巨头的停产公告并没有阻止住稀土价格的下跌,在接下来将近一周的时间里,稀土价格继续保持下行的态势。
10月24日,氧化镧价格已经回落到12万元/吨至12.5万元/吨,氧化铈13万元/吨至14.5万元/吨。有数据显示,稀土门户网站报价中的23种稀土产品上周平均跌幅2.97%,其中8种产品跌幅超过4.6%,而氧化镧跌幅超过9%。
“此次价格波动不会对包钢稀土造成什么经济损失,公司目前的情况还可以,起码完成指令性生产指标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张日辉这样表示。
其实,早在9月下旬,包钢稀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就启动了临时收储计划,提出以不高于每吨90万元的价格,收购拥有国家指定性计划企业生产的氧化镨、氧化钕。这项措施出台后,稀土市场的颓势一度得到扭转。然而进入10月份,部分稀土产品价格再次下跌,而且跌幅有所扩大。
业内一直猜测,包钢稀土大规模收储,可能会有国家的行政要求等因素在内。张日辉表示,企业确实是在搞储备,但这种储备既是为了公司,也是为了整个行业。“国家考虑的肯定是保护战略资源,它的调控肯定对企业有影响。但是国家出了政策,我们就得执行。”张日辉说。
对于南北稀土大户几乎同时宣布停产,时代周报记者询问张日辉双方是否有约定时,张日辉否定了这个说法。
“稀土的定价权究竟在谁的手里?这个应该由市场来掌握,”张日辉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但是我们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他认为,那些认为稀土定价权被国外市场掌握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张日辉透露,包钢稀土此前早已开始了稀土战略储备的准备工作。早在2010年初,包钢稀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实施的稀土原料收储方案已经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批准,而这也是历史上首次由企业自发产生的稀土收储行为,并在当时获得政府1000万元的贴息支持。
由于中国现存的大多数稀土生产企业只是一个原料提供者的角色,并不具备技术科研和开发能力的,而要承担这一重任只有国有大型企业或者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在此方面,包钢稀土给行业树立了范例。包钢稀土早从2000年开始,就实行五统一的方式,即“统一计划、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采购、统一结算”,对稀土产业进行整合。同时,包钢稀土还建立国际贸易公司,基本做到对外声音一致,基本控制住了北方稀土。
与北方相比,中国南方稀土产业的局面要混乱得多,以赣州为例,许多偷挖盗采现象没有得到制止,滥采现象导致产生了诸多环境问题,还搅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导致一部分不按法律办事的盗采者发了大财,而使国家遭受了损失,使其他合法经营者面临着更加艰难的困局:国家鼓励民企进入垄断行业,又通过国有大企业整合,俨然成为一个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