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维权
奶企与产妇的博弈 第一口奶争夺战
2010-08-22 12:23  浏览:6851

    从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到三鹿奶粉引发的“结石宝宝”,再到暂时尘埃落定的婴儿“性早熟”事件,近年来,关于奶粉行业的信用问题已经播散到了全社会,牵动着无数年轻父母的心。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也因此逐渐浮出水面:不少奶粉企业违规促销婴儿奶粉,通过与产妇争夺婴儿第一口奶的“使用权”,达到让新生儿长期食用奶粉的目的。在利益驱动的背后,还潜藏着对婴儿健康的损害。

    孕妇遭遇

    进医院做产检

    被奶粉商盯上今年28岁的张女士是一名会计,家住昆明市十里长街。自去年3月份得知自己怀孕后,她每个月都要到医院做一次检查,而此间,一些莫名其妙的奶粉促销电话让她很心烦。

    张女士说,去年3月份,得知自己怀孕后不久,她到昆明市一家医院做了第一次产检,按照医生的要求,她在病历本上填写了详细信息,没想到几天后,她就被一些奶粉经销商盯上了。“最开始是收到一些推销奶粉的短信,并没太在意。”张女士说,当时想着自己离分娩还早,根本没有考虑奶粉的事情。但接下来,她老公竟然接到了推销奶粉的电话,对方想尽办法说服他购买某品牌的奶粉。被拒绝之后,对方还提出要寄一罐免费试用的奶粉过来。

    之后的几个月内,张女士经常收到一些推销奶粉的电话和短信,她的态度也从刚开始的不厌其烦转为漠然处之。张女士经常想,自己和丈夫的私人信息怎么会被奶粉商知道的?“难道是医院透露的?”“肚子慢慢变大以后,似乎走到哪里都能碰到推销奶粉的人。”张女士说,除了经常接到推销奶粉的电话外,她每次去做产检或去超市购物,总会变成奶粉推销员的追逐目标。“一走到医院门口,马上就有一堆人围到我身边介绍奶粉。”

    有着类似遭遇的还有王女士。“凡是在医院遇到让你填个联系方式就免费发一个奶粉试用装的情况,千万不要参与。”王女士说,刚开始做产检时,还处在兴奋中的她不经意间在一些奶粉促销员那里留下了联系方式,之后她便经常接到各种奶粉经销商的电话,不厌其烦。“虽然免费领取了一些试用装奶粉,但我一直坚持母乳喂养。”

    去年11月份,张女士在昆明市一家医院顺利产下小宝宝。生孩子那天,医院要求必须填写两位亲属的联系电话,她除了填写老公的电话外,还填写了母亲的联系方式。可没过多久,她母亲也开始遭遇电话骚扰。

    经历了十月怀胎期间被奶粉商频繁骚扰的事情后,张女士对各种奶粉促销行为特别反感。她表示,即便给孩子选择奶粉,也一定要仔细辨别,不要轻信各种奶粉推销人员的花言巧语。

    媒体揭露

    提供孕妇信息

    医生就有好处张女士和王女士或许没有意识到,从电话促销到赠送奶粉试用装,都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而近日记者走访昆明市多家医院发现,医院内赠送婴儿奶粉、奶瓶的情况很常见。在某民营医院的产科走廊上,贴着某品牌奶粉的宣传海报,产妇还可凭产检单在院内免费体验。该院相关部门一名负责人透露,该院只跟某个品牌的奶粉合作,只允许该品牌的奶粉在该院销售。曾有报道指出,医院里赠送的奶粉叫“医务奶粉”,厂家送给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再送给孕产妇。

     

1/4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