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推崇跨界创新、反向创新的时代,难怪诸多做服装的都将目光聚焦新能源、地产、电子信息等所谓的新兴行业,更何况这些行业广义上被定义为最赚钱的行业。
那么,融资似乎就成为了服装圈里理所当然的好事。因为,谁会介意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呢?但对于一个即将嫁入豪门的“新娘”而言,“出嫁”并不一定意味着灰姑娘捡到的那只可以让自己变成公主的“水晶鞋”,“出嫁”还有可能是一入豪门深似海的“一入”。
要不要融资
“融资可以把企业带好,也可以把企业带坏。融资前后公司能否保持稳定,取决于现有的股东或者管理团队是不是对这个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合伙人对企业发展目标要基本趋同,他们之间的分工、角色、能力都要匹配好,否则就会出现问题。”一位一直以来效力于国际知名风投公司的资深人士帮企业家道出了在选择融资时的苦水,他提醒企业家们应理性看待融资。
“融资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企业要上一个新台阶,但并不是所有的兄弟都能爬上去。爬不爬得上去是能力问题,更何况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陪你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你无法苛求每个人都与你相同。兴许有些老股东不想这么累,想干点别的,借势退出公司,这不是完全没有可能。”除了企业自身的高成长性之外,他指出风投也看重领导团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放眼望去,整个服装圈都在资本利益的驱动下蠢蠢欲动。只要是还没有融上资的、上点规模的服装企业的总经理室里,隔三岔五就有一些熟悉的风投面孔。在金融危机突袭的近几年,风投们开始将投资偏好转向具有稳定增长趋势的传统民生行业。其中,在大消费的背景下,纺织服装企业格外受到青睐。于是,他们开始游说这些企业的老总们,为他们描绘融资后的美好蓝图。
“我有好几个朋友都融到资了,他们告诉我,风投有好多特殊限制,花点钱都得有凭有据,达不到既定目标就得遭质疑,一大堆的事儿。想想我朋友说得也有道理,本来自由自在的,何苦去受人家限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服装企业老总透露:“谁都知道决策是一个蛮复杂的事情,如果风投对行业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又有一票否决权,我们的战略选择很容易受到影响。也许你之前奋斗这么多年的企业就会被带上一条前途未卜的道路。”
尽管疑虑重重,但仍有很多企业最终走上了融资这条路。
钱多不压身
都说艺不压身,钱多也不压身啊。
“虽然对我们这些企业而言,到目前阶段并不是很缺钱,但企业如果要做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服装品牌,钱多总比钱少好。”
说这话的是深圳歌力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国新。在3月28日,北京海航万豪酒店举行“中国服装十年·品牌与战略——2010网易服装高峰论坛”上,深圳歌力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国新表示,歌力思计划在2011年上市。
不管你情愿不情愿,你都必须承认,上市就是在银监会、投资人、股民面前的裸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