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经之道
美丽的“经营之神”
2010-03-25 13:57  浏览:1653

    从幼年的优渥,到父亲投机生意的失败、家境的落魄,松下幸之助经历了从无忧无虑到家徒四壁的童年。小学四年级,父亲要求松下到大阪当学徒,自此开始了少小离家的孤独和日夜劳作的艰辛。“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曾益其所不能”是成事者必经的磨练,松下幸之助亦然,无论是在火盆店、自行车店做学徒,还是在电灯公司做电工助手,以及创业后的艰难。这样的历练都给予了松下坚韧、忍耐、笃定的个性心智,也懂得了成功的来之不易。

    学徒之时老板娘对他的仁慈形成的“以人为本”的哲学基调、对于信念的憧憬和坚定坚持、对于未来预见和判断的执着,在其以后的人生和事业道路中烁烁闪耀。在1929年的大萧条中,松下的产品销量减少了一半,库存猛增。在这种局势下,多数企业开始裁员、降低工资。松下幸之助提出“工人一个不裁,工资一分不减,但产量减半,员工取消休假,全体从事销售,消化库存”的方案,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库存消化完毕,生产恢复正常。这一事例既是紧急时局下高瞻远瞩的判断和执着,更是松下“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的体现、社会责任的体现。

    “如果我们的心不受束缚,那么不论是阴雨还是晴天,我们都能自由自在地找到出路。如果我们画地为牢,那么天晴时也许还过得去,一旦遇到风雨就不知所措了,这样的话,事业决不会获得成功。”松下先生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审视,则是对人性真善美的最忠实把握。他将《青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将青春的心境融入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将青春的进取和锐勇贯穿到企业精神,将青春的喜悦、达观、仁爱的精神贯穿在企业管理之中。

    好的艺术作品表达和驱使人们对真善美的追逐。如果说松下幸之助和松下公司是一幅艺术作品的话,那么他们所创造的恢弘气势和产业则如壮丽河山一样让人啧啧称赞,他们所具有的创造精神和不断追逐的勇气则像朝气青春的绯红少女让人不断澎湃鼓舞,他们所具有的深沉意志和坚毅品格则如枯藤老树一样让人赞叹岁月。真善美,是艺术最高追求,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松下幸之助和松下公司实践着这一最高的使命。美丽的经营之神犹如一幅瑰丽而雄壮的画卷为我们的企业经营者描绘着发展的前景和努力的方向。

    本文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该文章已发表于《电气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10月刊,如需转载,请联系正略钧策市场部,010-59082982。

3/3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