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告诉人们,有一种跨越“蓝海”、切掉“长尾”的赢利捷径——让第三方买单。最著名的例子就是Google和百度的商业奇迹。Google的发展速度、营销模式和赢利模式在传统经济条件下是无法想象的:目标顾客免费使用搜网,即产品或服务价格为零;搜网者和使用时间的增加不会增加Google的成本;它的赢利来自于第三方顾客买单。Google的免费让其顾客群日益庞大,Google对那些想让搜网者优先搜到自己信息的第三方顾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第三方顾客也因此愿意支付Google越来越多的费用。Google和百度能创出自动营销,神奇在于免费!免费还能赢利,神奇在于第三方买单。
在现代的商业模式里面,更多的相关利益人可以聚集在一起,通过合作各取所需,共同创造价值。
互联网的开放性,是对传统的版权赢利模式提出的巨大的挑战。鉴于百度MP3搜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的MP3信息平台,唱片公司一度将所有怒气和矛头指向了百度。因此,网民、音乐版权所有权企业以及互联网公司的利益如何协调起来,是个难题。
百度与全球各大唱片公司之间官司不断,曾是一片红海血拼。值得一提的是,在唱片公司状告百度期间,有一组数据值得玩味:七大唱片公司状告百度,案子的标底为173万元,而一首网络口水歌《两只蝴蝶》曾创造单月彩铃下载量500万次的记录,其产值已经过亿,这是任何一张超白金唱片望尘莫及的天文数字。其实唱片公司已经看到,百度日渐成为一根“造星平台”,通过百度MP3新歌排行榜一炮而红的例子数不胜数。这让唱片公司既感到危机重重,又对百度这样一个良好的互联网推广平台心生向往。
与其抓住“版权的怪圈”不放,不如开放心态接受“平台的力量”。全球四大唱片公司之一的百代,最终将目光锁定了拥有MP3搜索84%市场占有率的百度。2007年1月16日百度和百代宣布共同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音乐市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用户提供华语音乐在线服务。百代授权百度使用其所有华语歌曲,供网民免费试听,百代和百度将对广告商的赞助进行分成。同时还承诺进一步探索广告支持的免费音乐下载。
这次战略合作标志着互联网和音乐公司一起找到了共赢的商业模式。
这是运用1P理论策划红海博弈转化为蓝海合作的典型案例。其实,在我们接触过的一些营销案例和商业模式中,也有不少第三方买单共同收益的例子,比如超女营销,比如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
对于企业对商业机会的困惑,其实说了这么多,旨在告诉人们,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在这个变化和需求同样丰富的今天,用什么视角去发现机会。当然,有了机会不意味着已经成功了,如史玉柱在若干年前的思痛: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的机会太多,丢掉一个机会不可怕,但是投错一个项目,企业就要伤元气,就要失败。机会的背后,要有足够的经营和系统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