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
打工仔开古籍书店赚大钱
2010-03-25 15:32  浏览:221

    家园有两个书摊,在高校附近开有古籍书店,同时做起了电子商务。如今的杜国立称得上是一名成功书商。

    时光倒流20年,16岁的他刚从承德老家来京在工地打工。摆地摊卖杂志起家,转战潘家园卖古旧书籍,后又投身电子商务开网店。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话用在杜国立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起家·广安门

    倒腾旧杂志赚第一桶金

    日前,在北五环外的一间仓库,杜国立早早就在门口等候着记者。“到我办公室去吧,就是乱点!”一间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角落里塞满了各类古旧书籍。

    出生在河北承德农民家庭的杜国立排行老大。1989年,初中还没毕业,16岁的他便随舅舅来到北京的工地混饭吃。

    年纪小,没手艺,杜国立只能打下手,搬砖、和泥,一个月赚180元。这样的生活持续了1年。

    和所有打工者一样,杜国立的最大目标就是挣钱,但他并不安心于卖苦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倒腾旧杂志是笔好买卖。

    当年的菜户营有座大型废品回收站,一公斤普通杂志大概有八九本,收购价0.8元。

    头一回,杜国立试着进了20本杂志,带到附近的广安门火车站外,往地上一摊,每本1块钱,不到1小时便被一抢而空。

    既然不愁卖,杜国立开始加大了进货量,并在广安门附近的万泉寺村租了房。在上世纪90年代初,靠着卖旧杂志,他每月能保证有一两千元的收入。

    一年后,杜国立成为了一名幸福的万元户,抽洋烟,下馆子,挣到的钱除了给家里寄一部分,其余他都存在了银行。发迹·潘家园

    有贵人指引蹬着三轮卖旧书

    杜国立一直不能忘记他在广安门火车站摆摊时遇到的一位老大爷。

    1992年的一天,杜国立从旧货市场拉来60多公斤线装书,总共才花了50元钱。

    当这批货在广安门火车站外遭到冷遇时,一位经常光顾的老大爷点醒了他:“去潘家园试试吧!”这是杜国立第一次听说这个地名。

    次日凌晨,杜国立拉着这批旧书直奔潘家园。刚一到,这些书便被一位收藏者以4000元的价格收了。

    杜国立觉得像在做梦,潘家园到底是个啥地方?这么神奇!从此,他的旧书生意翻开了新的一章。

    当时的潘家园市场专卖旧书的商户只有两三家。每个周末的凌晨3点多,杜国立便蹬着三轮车从万泉寺拉着一二百斤的旧书去潘家园,每次要蹬上1个小时,寒来暑往,从未间断。

    每周末两天下来,卖个三五千块很平常,最多的时候甚至能上万。

    捡漏最快乐旧画高价被买走

    “明天能收上什么宝贝来,会卖多少钱,你事先都不知道!捡漏最让我开心。

    


1/3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