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经之道
道商与“道学三宝”
2010-03-25 13:56  浏览:167

    自古有言:千两黄金不卖道。

    圣人以道为体,以德为用。德之为用,经常者有三条。是哪三条呢?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给我们公开了他所珍藏的“三宝”。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告诉我们,我之所以能够长期的传播和护持道,主要是因为我有三件法宝:第一是慈爱,第二是俭约,第三是为而不敢争。

    有道之士,有了“慈爱”之心,就能够以“百姓之心为心”,将天下人的幸福与快乐当作自己的追求,善于调和一切“太极图”的矛盾纷争,将天下人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不计恩仇,兼爱无私。正因为有了这份仁慈博爱之心,才能够勇于作为,为天下幸福谋求福祉。

    身为道商的企业领导人,一定要心怀“慈爱”之心对待他人。慈悲的道心,是谋求人心聚合与事业兴旺的“救星”。公元200年秋天,袁绍统率十万大军进攻官渡。当时曹操的军队很少,与袁绍比较起来,确实是众寡悬殊。自八月起,至九月终,曹操兵力困乏,粮草不济,关中诸将皆中立观望,部属也惶恐不安,许多人暗中与袁绍勾结,以谋退路。后来,由于袁绍骄傲自大,不肯听信手下谋士的破曹良策,反而妒忌贤能,排斥异己,导致谋士许攸投曹。曹操遂采用了许攸的计策,在乌巢烧了袁绍的粮草,从此战局骤变,最后实现了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收拾战场时,从袁绍的文书卷中,翻到了许多曹营里的人暗中写给袁绍的投降书信。当时有人向曹操建议,一定要严惩这些人。然而,曹操的见解与众不同,他说:“袁绍强大的时候,我尚且担心性命难保,何况我手下的这些人呢?”于是下令把这些密信付之一炬,一概不予追究,从而稳定了军心。

    老子给我们的第二件法宝,就是“俭”。

    老子为什么提倡“俭朴”和“节俭”呢,因为他看到了由于统治阶级的奢侈骄淫及社会分配不合理现象,是造成普通民众难以幸福生活的万恶根源。“民之饥,以其上食税多也。”一旦领导者走向铺张浪费,就会造成原本平衡和谐的世界扭曲变形而两“极”分化。

    道商追求创造财富,因为合理地利用财富可以“以商显道”,“以财启众”,但是道商绝不固守和留恋财富,因为越是有大成就者,越会淡看财富和名利等一切身外之物,而以游戏的心态去实现真我价值。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是这样一位平民道商,据微软西雅图总部附近的居民评价说,盖茨经常穿着白色衬衣,灰色的细格子西装,系着颜色稍深些的领带,衬衣的领口甚至还有些起皱,全身上下似乎只有那双皮鞋是个名牌货。他本人常逛折扣卖场,打折越低盖茨越有兴趣,他不介意吃垃圾食品,常吃汉堡包,从没前呼后拥在一堆保镖和美女的簇拥下招摇过市。

    曾被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封为“亚洲最富有女人”的龚心如,她拥的财富比英女王还要富有七倍。虽然身家以百亿元计,但她生活十分节俭,从不穿着名牌衣服或享用鲍参翅肚,通常只吃快餐,且居于办公室,出入坐旧车,每个月花费不超过3000元,但乐善好施,经常捐赠金钱支持慈善事业。

    “俭”,在有的《道德经》版本中,也常做“检”字理解,即“检束”的意思。

1/2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