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汉正街寄生部落之盒饭商
“卖盒饭也能成百万富翁。”在汉正街,有一群看似不起眼的“寄生部落”,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不仅在寸土寸金的商业旺地站稳了脚跟,还能从小行业中搏得大市场。他们成功的背后,都有一段辛酸的经历。今起,本报特推出“走近汉正街寄生部落”系列报道,讲述他们的淘金经历,希望其中的经验、教训能给广大经营者以参考和借鉴。
编者按
投资建议
放长线钓大鱼小生意也能做成大买卖
一份盒饭仅赚5毛钱,一天能卖三四千份。从推车卖盒饭起家,逐步将一个十余平米的小店盘成汉正街人气最旺的大酒楼。昔日的小老板摇身成了百万富翁。
生意失败“逃离”汉正街
悟出商机重整旗鼓
1990年,年仅18岁的张民刚怀揣家人给他的一万元,从汉川老家来到汉正街闯荡。起初,张民刚在老乡的带领下从事服装经营,从广州采购牛仔裤拿到汉正街卖。但没过多久,因资金不足,不识水性,他将本钱亏得一干二净。生意失败后,张民刚有些自暴自弃,开始迷上了赌博,并欠下了十余万元的债务。
1994年,张民刚离开了汉正街这块伤心地,来到深圳打工。到深圳打工半年后,他发现这里的老板和员工每天中午都叫“外卖”,且叫回的“外卖”味美价廉。看似不起眼的盒饭,却带火了周边大大小小的餐馆。
“在汉正街,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老板和员工要吃饭,但专业做盒饭的却很少。”精明的张民刚决定杀回汉正街。
1995年6月,张民刚筹集了1万多元,雇了两个工人和一个厨师,在汉正街租了间十余平方米的小门面,开始做起专业盒饭,取名叫“人人快餐”。每天凌晨4点多钟,他和两个帮工一起起床买菜。到中午,一起推着车出去卖盒饭。
一份盒饭仅卖三四元,平均只能赚取五毛钱。虽然做的是小生意,但张民刚却把它当作事业来干,不论是菜的选配、米的品质,还是厨师的手艺、送餐员的着装,他都讲求专业、规范。
100份、300份、500份,几个月后,张民刚日盒饭销量呈直线上升。
“外卖”卖到大商场
199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民刚接下了一个大订单:汉口宝丰路汇商百货上百名员工每天中午的盒饭。能接下这个单,张民刚正是凭借自己味美价廉的竞争优势。
张民刚回忆说,当时接汇商这个单,面临好几个竞争对手。成功的秘诀就是能吃苦耐劳,“一般送盒饭都是大锅炒,而我们用小锅炒,虽然辛苦些,但小锅的味道要好得多。”
小锅炒菜,薄利多销,加上能吃苦,那时起,张民刚的盒饭外卖生意成倍翻升,一天至少能卖掉1000份。
生意渐渐做大的他依然实行小锅炒菜和薄利多销的策略,雇请的人员也从两三个增加到十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