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吴睿鸫:叫停七项收费项目无诚心更乏诚意
2010-08-12 18:08  浏览:5310

  银监会、发改委拟取消银行七项服务收费。包括同行个人储蓄账户的开立和撤销;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撤销;同城同行存款、取款、转账业务等;据记者了解,其中有些业务目前不收费,例如同城同行存款、取款、转账业务;通过银行柜台、ATM、电子银行等提供的境内本行查询服务等。而多项服务现在都是要收费的,且收费不低。(《新京报》8月10日)

  在舆论和民意双重裹挟下,银监会终于摆出高姿态,先是出台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在,银监会和发改委又联袂高调取消了七项不合理收费。可是,从种种迹象来看,银行不会轻易放下嘴中的肥肉,银监会对不合理收费项目的清理和叫停,极可能会应付民意,实施的是临时公关之举。

  之所以这样猜测,一方面,8月6日,《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笼后,第一时间被转发给各银监局、各地方物价局、银行业协会以及各商业银行。而最有发言权的消费者,却浑然不知,没有提任何意见的份。与此同时,目前,各家银行总收费项目多达3000多项,倘若只“揪”出七项,仅占总收费项目的千分之二。很明显,银监会和发改委的所作所为,既无诚心,更乏诚意。

  有鉴于此,要想使银行收费走向正轨,让消费者心服口服,我建议,第一,银监会有必要把3000项银行收费项目,利用媒体、网络和政府职能部门网站,全部进行公示,让公众都来知晓银行到底有哪些收费项目。至于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不能光由银监会和发改委说了算,只有让公众来监督和评判,来亲自参与操作精减收费项目事宜,才有可能让银行收费趋于合理。

  第二,要建立银行收费项目“冰冻期”。依我的判断和理解,银行近期涨价如此疯癫,与“赶工期”有关,随着《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银行们极可能利用这个时间差,让能涨价收费项目,赶快上涨。类似的先例在国内已屡见不鲜,听说拆迁法要修改,各地紧接着就会上演“拆迁大战”;听说基本药物清单要出笼,一些药企,趁机涨价。等等。所以,国家应在出台《管理办法》前,应硬性规定不允许任何银行,以任何理由出台收费和涨价项目。

  第三,银行收费定价机制要尽快亮相。现在的问题是,国家由于没有完善的银行收费定价机制,一旦出现问题,监管部门才姗姗来迟,擦屁股。而国外,银行在中间业务上的定价都有一套成型的方法和模型,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架构一套有效、合理的银行收费机制,首先对银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进行充分的论证,然后,对银行收费项目的成本进行测算,最后召开由专家学者、银行以及消费者共同参加的价格听证会;另外,由银监会、央行、发改委等监管部门,再对银行收费价格进行是否合理,进行跟踪评估。

  此外,要废除《管理办法》中银行收费市场调节价条款。银行3000多收费项目,很大程度上与《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市场调节价有关。按法理讲,《管理办法》中的银行收费条款与现行《商业银行法》有明显冲突,应当修改或废止。但是,七年多来,商业银行大都抱住《管理办法》不放,在决定收费服务价格方面,总是有意回避正式法律,刻意执行部门规章,并把《管理办法》演变成收费升级的“法宝”。国家有关部门必须站出来,利用修改的契机,尽快把《管理办法》中有关银行收费市场调节价条款,进行废除,惟此,才能真正遏制银行“想收就收,想涨就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