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特约评论员 翰啸
看到佛塑股份洋垃圾餐盒事件的新闻时,你肯定想找出背后的黑心老板,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而我们要想在现实中找到这个老板也不是那么容易。
本次“出事”的是上市公司佛塑股份下属鸿基分公司的下属合资企业佛山鸿华聚酯切片有限公司。而佛塑股份的大股东则是广东广新外贸集团。也就是我们要想找到真正的老板需要往上找三层关系,股权关系够复杂吧!而真正的老板———广新外贸集团则是一家拥有经营单位有112家,生产制造企业有68家的大型企业集团。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家控股企业,而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实体企业。
笔者可以大胆预言:十年后市场经济的主导者将不再是实体经济的企业家,而是金融资本家。实体经济将完全处于金融资本的掌控之下。广新集团确切的说,不是金融资本企业,但是其性质已经与金融资本无异。
他们不是用企业家的眼光来对待这些企业,而是用金融投机家的眼光来对待这些企业,这才是背后之真问题,当一家企业并没有打算做长久经营的时候,我们跟他谈社会责任都是虚谈,他们不关心企业的技术改进,不关心企业的品牌建设,不关心消费者,当然员工福利,员工归属感更不在这些人的思考范围内,他们之关心的只是利润,是财务报表是否美观。
比如,佛塑就表现出了非常擅长金融操作的特征,此前该公司宣布拟投资10500万元到控股子公司(金辉高科),用于新建 4500万平米隔膜产能,预计新项目在2011年下半年投产。同时, 其另一家控股子公司纬达光电也拟新建80万平方米偏光膜产能,预计将于2011年5月投产。同时市场资金也配合默契,借题发挥,使得公司一度成为两市的热门股之一。不过,蹊跷的是在去年公司净利润中充当“黑马”的两大利润功臣纬达光电和金辉高科到今年上半年却又变得悄无声息了。对于上述两家控股子公司的业绩表现,佛塑股份在半年报中只字未提。目前已有机构对公司进行调研后,对金辉高科的锂电池隔膜研发能否取得有效突破提出了怀疑。
中国的金融市场就是圈钱的市场,大企业通过收购、重组、投资、新技术等制造着一个个的概念,而广大的结构投资者则最先追逐这些概念,最后由散户接盘,每一次炒作就是一次财富的再分配过程。从最上游的金融资本到最下游的散户投资者,这是在投资,还是在投机,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些的行为不可能造成整个市场的大泡沫,但是这种无数个小泡沫的诞生、吹大到破裂的大戏却每天都在上演,当然这些行为从股市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但是却从没有像今天上演的如此频繁,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牵扯到这么多的人。因为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革命为普通人参与金融交易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性,但实践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表明在这些资本游戏中受害的不仅是投资者、还有消费者,往大里说,可能还包含实体经济。
这不是公司治理的问题,而是社会治理的问题,信息革命让更多普通人加入了金融投机的行列,企业家开始普遍信奉的是“养公司如养猪”的理论。这种投机到底有多大的意义。我们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