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聘”、“招工”
作案特点以“出国劳务”、“高薪诚聘”、“重金特聘”等为诱饵,收取求职费用甚至谋财害命
侵害目标失业人员或下岗工人
作案手段为掩人耳目,此类诈骗活动在实施其违法犯罪行为前,均冠以“公司”、“中心”等头衔。部分诈骗团伙甚至还会在工商、税务等部门先行注册,取得所谓的“合法身份”。为敛取尽可能多的钱财,骗子还会在互联网络、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上或是在街头巷尾,刊登、张贴许多广告,抛出“出国劳务”、“高薪诚聘”、“重金特聘”等令人心动的诱饵。然后以“手续费”、“报名费”、“押金”、“服装费”及五花八门的“办证费”等名目要求受害人缴纳数额不大的费用。一旦受害人有所查觉,大多会以损失不大而忍气吞声。而骗子恰好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心理,“广种薄收”,骗取钱财。
警方提示:市民在择业时,理应到政府的劳动就业机构获取相应信息,不要轻信街头巷尾“牛皮癣”式的出国劳务、招聘、招工信息。
当发现这类“公司”、“中心”向您索要名目繁多的费用时,务必要保持警惕,因为按照政府的有关规定,职业介绍除要交纳一般为数十元的职介费外,其他收费均属不合理收费。一旦发现此类“出国劳务”、“招聘”、“招工”有诈,应妥为保管、收藏对方开具的票据。勿以恶小而不“诉”,并及时向警方报案,以利警方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
四、祛病消灾
作案特点以“祛病消灾”为幌子的街头诈骗活动,骗子们通常都具有一定的表演天赋,使其骗术具有相当大的“可信度”。
侵害目标多为5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
作案时间通常在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时至11时之间。因这段时间居民家中通常只有老人和小孩,老人一旦受骗,返家取钱或存折,子女多不知晓,其伎俩难以被识破。
作案手段前台有一人寻觅“猎物”,引君入瓮;后台则有一位“高人”、“大仙”在预先设好的一处“仙居”,诵“经”颂“佛”,一派“大仙”气象,障人眼目。待“猎物”上钩后,“大仙”按与同伙串通好的说辞,当着受害人的面,装模作样地“祈福祝愿”一番,更让受害人执迷难悟。待巨款到手后,骗子们窃笑而去。
警方提示:老年朋友独身外出时,对在路上偶遇又对您表现出异常热情、异常关心的陌生人,应保持一定的防范心理和警惕性。不要轻信“父在母先亡”之类的谎言;更不能因挂念子女心切,而听信骗子“你家有灾”等赤裸裸的蛊惑之词,以免钻入骗子们设下的圈套。当骗子要您拿出一笔巨款压在“大仙”案头时,您应该幡然猛醒,寻机脱身,并记下骗子的相貌、口音和活动处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五、设局骗赌
作案特点所用“道具”(作案工具),是一号称装有几十万巨款(通常是每叠“冥币”面上附有一张百元人民币)的密码箱,团伙成员一般由5人组成,分别为“马师”(指洗牌高手)、“讲证”(是负责讲解,说服的人)、“搭脚”(指联系受害人并引诱其入套的人)、“跟班”(是望风、探哨的人)和“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