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公关
警惕,别让问题广告成企业命门
2010-07-21 10:58  浏览:147

    在上文提到的“SK-Ⅱ事件”中,原告吕萍曾表示:“我希望刘嘉玲在3·15之际就SK-Ⅱ虚假广告致歉,刘嘉玲还要承担法律责任”,由此足以看出名人问题广告的直接性,在名人推介背后则是虚假不实的产品性能,这就是“名人误导型”广告风波的根本所在。从2007年发生的郭德纲“藏秘排油茶”代言风波到2006年的刘嘉玲“SK-Ⅱ”事件,从唐国强、解晓东的北京新兴医院诚信案远到“巩俐阿姨”盖中盖风波,最近几年来发生的名人问题广告真可谓是数不胜数。

    第四类:社会责任风波

    社会责任与广告,本是企业经营中的两个相关概念,但有时也会因为社会责任使得企业深陷广告风波之中,2007年发生的森马广告风波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2007年夏,森马推出了“全球变暖”篇广告中,画面上,一名年轻人戴着耳机享受音乐,“我管不了全球变暖”的广告词占据了显眼的位置。此广告在腾讯网刚刚发布不久,便因为其广告词内容体现出的对环保的漠视而遭到网民的炮轰。因为这一广告,森马一时间深陷社会责任广告风波之中。

    第五类:挑战型广告风波

    从表面看上去,“挑战型广告风波”的概念比较生硬,但此类风波已经在国内发生过,并且涉及面非常广,同时其影响后果也很大,因此有必要提及。

    说到挑战型广告风波,农夫山泉借央视广告平台发起的“矿泉水、纯净水健康之争”可谓是国内这类广告事件的开山鼻祖了。1999年6月,农夫山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衬衣篇广告说:“受过污染的水,虽然可以提纯净化,但水质已发生根本变化,就如白衬衣弄脏后,再怎么洗也很难恢复原状。”广告一经推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同时挑起了天然水与纯净水的争论。娃哈哈、乐百乐等众多瓶装水厂商对农夫山泉进行了报复性行动。

    既农夫山泉之后,非油炸方便面的先行者——五谷道场也推出了自己的行业挑战型广告,于2005年11月开始在央视发布以陈宝国为品牌代言人的“拒绝油炸”广告,开启轰炸全国方便面市场的战局,国内众多油炸方便面巨头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2007年底,这一类型风波又险些在家电领域出现,新飞借“杀菌冰箱”的标准推出来宣传自己的新品,这一行为无疑也刺痛了广大国内冰箱厂商的神经?

    经过以上汇总,我们可以找到近几年来国内众多广告风波的主线,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广告也会给企业带来意外之灾。这些意外后果因何而来?对于广大企业来说应该如何正确进行规避?

    不良形象广告、虚假误导广告、名人问题广告、社会责任广告风波与挑战型广告风波,其各自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企业又应该正确规避呢?

    一、不良形象广告

    1、形成原因分析:在本文上篇中所罗列的案例,按其形成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有损民族传统形象型。耐克篮球鞋“恐惧斗室”、丰田霸道“石狮礼让”与立邦漆“盘龙滑落”三广告风波,均是因为其各自的广告创意严重有损中华民族的传统形象,所以深受国人的指责与抗议,正因为这一点广告风波而起。

      

2/4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