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资讯
网上二手交易“雷货”层出不穷 不要预先付款
2010-08-07 12:45  浏览:92

  【相关推荐】

  >>> 网络古玩艺术品交易调查

  >>> 节约交易成本找网上交易和ETF

制图 刘京

  还可收听的二战时美国制造的古董收音机、家传秘方制作的茶叶蛋、治疗感冒的独家秘方……随着网上二手市场的兴盛,越来越多稀奇古怪商品在私人交易中频繁流通。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二手物品让人拍手惊叹的同时,如何确保卫生、辨明真假、认准是否合法,成为不少市民担心的问题。

  “雷人”二手物品层出不穷

  “昨天家里的母鸡生了个蛋,居然中间窄两头大! ”近日,一名家住南汇的市民在二手交易网站上传了照片,并期待有缘人买走这枚怪蛋。

  近段时间以来,赶集网、舍得网等网上二手交易市场迅速崛起,各种稀奇古怪、匪夷所思的商品纷纷出现在二手商品目录之中。

  从1978年在香港购买的女士自行车,到还可以收听的二战时美国制造的古董收音机,甚至连清朝9成新的水烟袋都出现在网页上。除了这些真伪难辨的各类古董、传家宝外,手工制作的木质山寨 “iphone”、“历史悠久”的假牙、外形奇特的超大水果,这些意在晒物炫耀的“二手”商品也以1元的价格出现在了商品目录表上。

  “灰色商品”挑战监管力度

  在不少二手交易网站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难以界定是否合法的灰色商品,如过期的药品和食品、祖传偏方等,对二手交易平台的监控体系提出了挑战。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家对京东、淘宝等B2C、C2C类交易网站监管相对比较严格。以淘宝网为例,所有卖食品的网店都必须上传 《食品流通许可证》,很多药品公开禁售。“而在二手交易网站上,不少 ‘外婆秘方茶叶蛋’、‘祖传感冒偏方’等商品是否需要《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等证明,则并未明确规定。 ”

  赶集网负责人钱小姐表示,目前网站已有近百人的监控团队,24小时轮班审查所有商品信息。一切不符合网站规定的商品信息都会被立刻删除。

  “交易平台还会对商家的IP地址和手机号码进行监控,并在网页的商品的下方加上了提醒和被骗案例。”钱小姐提醒称,若遇到某些不愿意见面交易和要求提前付款的商家,并可以立刻向网站举报。

  消费者淘货之余警惕被骗

  “网上二手交易市场的出现降低了个人卖家的进入门槛,吸引了大量网民参与,使大量本来只能丢弃的商品得到了有效的二次利用,避免浪费,是值得提倡的。”易观国际分析师曹飞表示,另一方面,网络性质使网上二手交易平台难以杜绝虚假和欺诈信息的出现,买家对卖家的验证要比实地交易难得多。

  曹飞认为,网站作为监管方在遵守国家规定的同时,某些高风险的商品,如药物偏方,最好是禁止上架,以免对买家的经济和人身安全造成双重损害。而另一些高价值的商品,如古玩等,网站方面一定要提醒买家其中的风险,打好预防针。

  业内人士建议,当消费者在网上觅得心仪之物时,务必注意风险,坚持见面交易,不要预先付款,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