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周义兴:推进石油多层次开放当可一举多得
2010-08-12 18:08  浏览:243

  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8月7日称,目前国内有6家民营石油企业首次参与了国家石油储备中心的《利用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项目》。这表示民营石油业提出的“藏油于民”的建议,已被国家高层采纳(《经济参考报》8月9日)。

  就此,不用怀疑,随着非公“新36条”的颁布实施,包括石油在内的垄断行业将会逐步显出向民营企业开放的姿态,而这无疑是一种市场进步。不过与此民营油企参与国家石油储备的“藏油与民”不同,推进石油行业一揽子开放,结果或会有一举多得之效。

  首先就多层次石油储备开放而言,正如人们所了解,推进国家石油储备建设目标大多为了保证国家经济安全。而与此不同的是,石油储备同时还有以应对市场价格波动为目标的商业性储备。而在这方面,与石油垄断企业相比,由于相关政策的限制,民营油企在进口原油时还要受到诸如进口额度等方面的制约。所以就此而言,相关管理部门如果能在开放民营油企参与国家石油储备项目的同时,能够在原油进口额度与石油商业性储备等项目上,进一步加大向民营油企的开放步伐。那显然不难预见的是,因为民营油企对商业性石油储备的参与,结果不仅有利于促进国内石油储备行业竞争环境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还能在推进国内多层次石油储备进步同时,还能有利于打破国内石油垄断的局面。

  还有以促进市场竞争角度来讲,众所周知,虽目前与石油垄断巨头的加油站相比,国内民营加油站的数量不能说少。然由于现有政策对民营企业进口原油额度、加工及批发上的限制,民营油企在成品油零售环节与国内的石油垄断企业相比,其竞争能力远还不在同一等级上。所以在此前提下,推进包括石油商业性储备在内的国内石油行业一揽子开放,给予民营油企更多的市场公平。结果应该不但能由此促进石油行业市场竞争,而且显而易见,由于有了多方、不同所有权市场主体在石油进口、加工及批发等环节的参与,由此必定会对国内石油加工及批发等环节石油成本的降低产生积极影响,并对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形成起到的稳定的作用。

  所以笔者认为,在肯定民营油企参与国家石油储备的同时,相关的管理部门如果能够进一步加大包括石油商业性储备在内的石油进口、加工及批发等环节开放步伐,结果应当会有一举多得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