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宝典
虎年伊始 一周三单贸易纠纷
2010-03-25 14:09  浏览:143

    虎年伊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并非随着新年的来临而退去,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农历新春至今,仅一周时间,欧美已爆出三起贸易保护主义事件。2月17日、18日,欧盟委员会先后对我三聚氰胺、铜版纸发起反倾销调查;2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对华油井钻杆在美国构成倾销。

    不过专家称,这三起事件均对广东的影响有限,因广东并非这三起贸易纠纷所涉及产品的出口大省。

    油井钻杆被裁倾销

    据商务部公平局消息,2月17日,欧委会发布公告,应BorealisAgrominz公司、帝斯曼(DSM)公司和ZakladyAzotowePulawy公司申请,正式决定对产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聚氰胺发起反倾销调查。

    之后2月18日,欧委会又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铜版纸发起反倾销调查。该调查应欧盟高级纸产业联合会的申诉而发起,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16个纸类产品税号,拟选择美国作为替代国。

    上述两种产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企业要在15天之内向欧委会报名应诉,并且可以申请市场经济待遇和分别裁决待遇。欧委会将在15个月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做出最终裁决。

    此外,据昨日外媒消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19日裁定,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油井钻杆在美国构成倾销。美国行业工会和制造商要求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油井钻杆征收429%-496%的反倾销税。分析人士估计,随着美国摆脱严重经济衰退,进口将增长,今年美国将陆续有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的类似调查。

    业内建议积极应诉

    广东省外经贸厅公平贸易局局长陈立鹏称,这三起事件对广东地区的影响都较小。其中,铜版纸所涉及的企业在山东和浙江地区较多,三聚氰胺这类化工添加剂,之前也未曾听说省内有上规模的企业在做,钻杆同样如此。

    去年美国对华铜版纸的“双反”事件刚唱罢,欧盟对华铜版纸的反倾销调查就登场,这使得铜版纸的贸易纠纷较受关注。分析人士称,此次欧盟此举多是“跟风”美国。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09年1月-10月,我国共出口铜版纸109.4万吨。其中,对欧盟的出口量为16.6万吨,增长68.7%;对美国出口16.5万吨,增长57.7%。据了解,目前金东纸业出口数量较多,太阳纸业(行情股吧)和晨鸣纸业(行情股吧)也有对欧盟的铜版纸出口业务,但占比较小。

    尽管对广东地区影响较小,但对国内铜版纸生产企业来说将面临巨大销售压力。据了解,截至2008年我国铜版纸产能约为550万吨,而国内需求450万吨左右,总体产能过剩。分析人士认为,若这些外销的铜版纸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的压力是巨大的。

    业内人士建议,国内造纸企业应该积极应诉,只要企业有事实证据和理由,征税比率将会降低,不应诉则不降低或多征。

    观察

    广东省外经贸厅公平贸易局局长陈立鹏:警惕美对华纺织品“双反”

    对今年全年的贸易形势,广东省外经贸厅公平贸易局局长陈立鹏认为,与铜版纸、三聚氰胺等较小类的商品相比,纺织品的贸易摩擦加剧情况更值得关注,而日前的美公布对华窄幅织带的反倾销初裁结果也显示美国对华纺织品已出现“双反”的苗头。

1/2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