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宝典
出口复苏持续强劲 珠三角再现高负荷生产
2010-03-25 14:09  浏览:147

    东莞厚街工厂2月的订单火爆只是全国制造企业的一个缩影。尽管2月份的具体订单数据并未公开,但MNI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信心调查结果显示,2月份生产与新订单指数将创多年新高。2月总体经营状况指数从1月份的63.3攀升至70.4,创2007年4月以来新高。

    港口“淡季不淡”

    作为珠三角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深圳盐田港的吞吐量往往成为珠三角地区出口的风向标。

    深圳港货物吞吐量在去年连续10个月降幅收窄的态势下,今年1月份出现了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正增长。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的统计快报显示,今年1月份,深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9.12%,比上月增长1.0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6.14%,比上月增长2.24%。

    2月份的盐田港同样繁忙,丝毫没有受到春节的影响。2月26日记者来到深圳市盐田港。在国际集装箱码头片区,轰隆的马达声不绝于耳,一辆辆五颜六色的货车不断从身旁呼啸而过,涌往国际集装箱码头。记者在集装箱码头闸口前看到,运载集装箱的货车已经排起了近500米的长龙,而后面还不断有货车加入。

    闸口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春节后这段时间相比去年底还只能算淡季。但这已经比2009年春节后冷清的景象好上许多。

    赛格物流公司的货车司机吴师傅告诉记者,春节过后本来是港口运输传统的淡季,但今年从正月初十开始就变得繁忙起来。现在每天要拉一箱货,而去年的此时,基本上一个星期才能拉上一、两箱货。

    吴师傅回忆到,“港口运输的淡季从去年9月份开始出现明显反弹,到年底进入了最为忙碌的日子,一天就要拉三、四箱货。因为年底的业务太多,单位有人正月初四就来上班。”

    海关专家指出,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的止跌回升,主要是因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带动外贸出口明显回暖。去年4月份开始,外贸需求就逐渐企稳回暖,6月份进入加速复苏阶段,到了第四季度,深圳的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速已经转正。而进入2010年后,外贸回暖势头更加明显,港口业务明显繁忙。1月份深圳港外贸货物吞吐量1373.98万吨,同比增长26.87%;环比上月也增长了4.97%。

    全球需求持续向好

    全球贸易需求的持续回暖也给国内出口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集装箱的出货量、海运航线价格、BDI(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这些反应全球贸易状况的指标全线飘红,预示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的出口仍将向好。

    集装箱的出货量可以看成全球贸易的晴雨表。记者从集装箱业务占全球55%的中集集团了解到,2009年11月份开始,处于半停产状态一年之久的中集集团干箱厂开始陆续重启生产,至今已几乎全部开工。

    干箱主要用于机电、服装等制成品的运输,2009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集集团的干箱业务几乎停滞,上半年累计销售干箱不到0.5万标准箱。到2009年6、7月订单开始好转,当时每月也仅1000至2000标准箱,11月增至1.3万左右,11月后尽管进入淡季,但公司干箱订单环比仍在持续攀升,12月份增至2万余标准箱;今年1月份该数据更是增至约2.5万。业内人士估计,2010年1季度该公司的干箱出口量月均将超过2万箱。据悉,与去年全年出口不足30万标准箱比,2010年公司已接获的订单近60万。

2/3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