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分析
七夕情人节消费者不买账
2010-03-25 16:21  浏览:180

  昨天是农历七夕,记者走访京城部分商家发现,与2?14情人节商家铺天盖地的促销力度相比,商家对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情人节”显得积极性并不高,而消费者也不乐意“买账”。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东直门银座商场,商场客流不多,某饰品专柜打出了“七夕情人节购物赠礼”的招牌,购情侣对戒可获赠泰迪熊公仔,据售货员介绍,专柜针对七夕推出的饰品主要是几款铂金和K金情侣对戒,买赠促销也仅今天一天。说话间,一个小伙子来到专柜前,告诉售货员想买一件饰品送给女友。“今天不是七夕吗?想给她一个惊喜。”小伙子反复挑选了数款饰品后表示都不太满意,最后空手离去。记者注意到,在这十几分钟内,他是光顾的唯一一名顾客。相距不远的某时尚手表专柜的售货员告诉记者,今天的销售情况跟以往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可能是2?14情人节太深入人心了吧,七夕情人节好象人们还不太认。”售货小姐说。

  记者来到位于地下二层的餐饮区,发现仅有一茶一座茶餐厅推出了七夕促销活动,点一份198元的“情侣套餐”可获赠“喜结良缘”魔术小道具。记者看了一眼餐厅,里面食客寥寥。领位小姐表示,目前订“情侣套餐”的客人并不多,“不知到了晚上会不会好一些。”

  在南三环玉泉营花卉市场,记者也没有看到预期中花卉热销的场面,七夕促销字样的横幅和广告也很少,让人感觉不到任何节日的气息。

  据了解,今天的花卉价格有小幅度上涨,原本2元左右一枝的玫瑰涨到4元左右。但适合七夕销售的花卉大多是玫瑰和百合两种,鲜花种类缺乏新意,很多商家不得不把心思花费在花卉的包装设计上,希望通过创新造型设计,吸引消费者购买。即便如此,顾客们似乎也并不买账。一位商户说:“七夕就是赶不上人家西方情人节。从往年看,七夕卖的花儿连2月14日的一半都没有!”

  一位市民表示,他并不愿意把钱花在购买鲜花上,他认为一方面是花开不了几天就谢了,没实际用处;另一方面是因为今年“2·14”情人节已经给女朋友买过礼物,七夕再花一份钱有些浪费。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2.14”情人节早已深植于市民心中,虽然古老的“七夕节”近年被定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情人节,但相关的消费文化尚不成熟,消费者认同度不高,消费内容又与西方情人节重叠,所以难以在消费市场上形成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