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宝典
中美经贸关系:重回摩擦老轨道
2010-03-25 14:09  浏览:134

    短暂的甜蜜之后,中美经贸关系再次回到摩擦的轨道上来。新年伊始,中美关系的“火药味”已经很浓了,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会见达赖等行为,都触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底线”。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交部、国防部等部门纷纷谴责美国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也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蒙上阴霾。而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则形容两国是遭遇了“乱流”。

    2010年,中美贸易摩擦年

    继去年9月轮胎特保案之后,中美贸易摩擦频频“上演”:去年12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决定对华油井管加征关税,涉及金额27亿美元,是迄今美国对华贸易制裁涉及金额最大的一起案件。今年1月以来,美国相继裁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金属丝网托盘和电热毯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的钻管发起“双反”调查。另据路透社最新报道,美国将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进口的礼品包装盒和其他类型的包装丝带征收最高超过231%的临时性反倾销关税。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指出,当前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美方应充分认识问题严重性,认真履行承诺,不再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不搞贸易保护主义,切实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大局。

    姚坚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并连续多年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2009年美对华出口达到774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对华贸易逆差大幅下降16%。他表示,吸收外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向致力于为中外投资者创造更开放、更优化的投资环境。

    姚坚还强调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为美国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者。一些人试图把美国国内矛盾和经济问题转嫁给其他国家,这既不负责任,也于事无补。他表示,现在一些国家搞贸易保护主义,却反过来指责别人,这不仅完全没有道理,也不利于其国内经济的复苏。

    美国近期的频频“发难”,只是今年中美贸易争端的“开幕”。其实,早在今年年初的国情咨文中,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为中美贸易定下了“摩擦”基调:要减少失业、控制赤字、帮助中产阶级复兴,而这一切都要靠长期的经济增长。为了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就要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实现出口5年内翻一番。“因此,可以预见,为求解国内经济难题,美国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频频发难,中美两国贸易制裁与反制裁轮番上演在所难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表示。

    人民币升值仍是焦点

    不久前,奥巴马发表讲话,称将以更加强硬的姿态敦促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人民币升值。他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亚洲将会继续是美国出口的庞大市场,但必须处理汇率问题,以确保美国产品不会面对“庞大的竞争不利因素”。

    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迅速做出回应。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希望美方客观、理性地看待中美经贸合作中的诸多问题,坚持平等协商妥善处理,指责和施压显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贸研究部副主任李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大可能出于美国政府的压力而改变其汇率政策。“即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希望调整人民币汇率,要想使汇率达到美国的要求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1/2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