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春暖花开,各大商场开始更加注重促销方式的创新:开办夜市、体验营销、主题促销、打折返现、抽奖赠品等竞相上演,且促销力度明显加大,预示着省城新一轮的消费热潮就此全面开始……购物旺季,如何才能既淘到自己喜欢且经济实惠的打折商品,又能避免一些消费尴尬,且听专业人士就事说“法”,为您这个夏季消费把关护航。
食品:保质期短容易变质
消费支招:全面把关保存票据
夏日,食品投诉日渐增多,其中涉及食品质量的问题尤其突出。杨先生在一家小店花2元钱买了6袋榨菜,当时看并未过保质期。没想到开袋后发现有异味,本想扔掉,可节俭的母亲还是用它做了菜。当晚,母亲就因急性肠胃炎被送进医院。由于潘先生购买榨菜时并未开具任何票据,最后在消协的耐心调解下,店主终于答应补偿杨先生的损失。
消费提醒:
专业人士提醒,虽然绝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都会注意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无疑为产品的质量把了一道关。然而食品直接关系到自身生命安危,仅仅查看保质期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消费者,还应从食品的包装和食品的色象、气味等方面把关。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食品尽量到正规市场、超市,看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认清食品安全“QS”标志,另外索要并保管好有关票据。
空调、冰箱:消费火爆苦盼安装
消费支招:及早购买售后很关键服装、鞋类:无折不欢清货上新
消费支招:首选正规品牌不能光图省钱
马小姐年轻时尚,喜欢求新求变,考虑到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她更多地将眼光投向一些经营精品服装的个体户。“同等款式和质量的衣服着实比商场便宜一些,可是碰到仿货、次品的几率也是很高的,衣服一旦出现缩水、退色、开线等问题时,扯起皮来也很头痛。以前只考虑到款式,而忽视牌子,也上了不少当。马小姐的经历不是个案,许多消费者都有过她的经历。
消费者陈女士近日刚刚在一家小店买了一双凉鞋,还没有穿两天,鞋子就断底了,跟店里磨了半天也只是答应帮忙修一下。陈女士说,虽然个体店的杂牌货貌似便宜,可算上鞋子出现质量问题后带来的售后麻烦,一点儿也不合算。陈女士表示,以后要到商场或比较大的专卖店购买品牌货,消费会更省心。
消费提醒:
服装、鞋类商品因为季节性强,自然是打折商品的排头兵。因为图便宜的心理,不少消费者在选购时缺乏理性,容易出现纠纷。消协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时要查看包装标识是否齐全,以免购买到“三无”产品。另外,尽量到大、中型商场或专卖店购买名优企业的产品。如果一件商品的价格便宜得令你都难以致信,就要在心里多打几个问号了,尽量弄清楚便宜的理由,避免买到残次品或防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