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很多企业做咨询时,听到大多数企业老总埋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做品牌太难。这似乎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家异口同声发出的求救信号。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十五年来的市场营销史,能留在市场上的是以销售主义为导向的营销行为,以上销量为主导的营销理念,以冲量为主的营销促进,这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的品牌根基极为虚弱,企业缺乏打造品牌的雄心!长不大,活不久的企业比比皆是,而市场上关于品牌建设的声音则十分微弱!在为这些企业治病的同时,总结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多数企业品牌发展的误区,大概有以下7种。
1、盲目超生——抚养无力,自乱阵脚
中华人民共和国品牌超生现象严重,一个牌子打响了就借势多生几个,以为孩子多,每个孩子都可以盈利,人多力量大对企业有好处,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不分青红皂白,不做品牌规划想生几个就生几个,等孩子生下来并不是那么回事,这个孩子经常感冒,那个孩子经常咳嗽,孩子多了,奶水少了,加之企业缺少管理品牌、正确引导的能力,在艰苦的环境下,孩子便很难养活。他们不注重品牌规划和管理,不考虑品牌的承载能力,而仅仅基于生产、渠道方面的资源优化考虑。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由于品牌规划和管理不到位,造成品牌核心价值的严重缺失、品牌虚脱、断链,为品牌发展留下隐患。像国内的大企业娃哈哈童装、五粮液等等。
2、好大喜全——品牌定位大而全
品牌定位要有针对性,利用特定的品牌形象,吸引特定的目标群体,而不是普天撒网。我国许多企业在品牌定位上舍不得牺牲,认为将目标市场定得越庞大,成功的把握也就越大;在实际操作中,不清楚目标市场、顾客的所思所想,缺乏市场比较和分析,直接导致了我们的品牌难以形成和发挥应有的竞争力。百事可乐聚焦青年一代,他们研究这一代人的心理和特征,针对他们推出一系列的举措,在年轻消费者中掀起蓝色可乐风暴。
3、空洞乏味——品牌结构缺乏背景文化
品牌文化是指品牌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是一种超越了商品本身却更能令商品区别于其竞争品的赋予。可以成为消费者完成购买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如可口可乐红色的标识以及隐藏其后的欢乐气氛攻城掠地,无形之中左右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我们企业还停留在倾力于品牌知名度的层面,而忽略品牌形象塑造中不可或缺的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关活动的参与,使得品牌在大众传播中无法引人注目。
4、短视自吹——广告制胜,概念炒作
在消费者关注产品的初级阶段,靠一个广告吹绿大江南北岸的手段买疯了众多牌子,使这些牌子火了好几年,象当年的三株口服液、中华鳖精等等,但是到了现在产品靠各种招式来吸引消费者注意的时代,还用广告这招鲜能吃遍天吗?即使你的广告吆喝的声音最大,播放次数最多,消费者照样不买你的帐,消费者不是傻子,光看广告吆喝声大,却不见真实效果,骗谁啊!中华人民共和国许多企业似乎很有创新能力,不断创造概念与热点,实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同的概念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没有共同的品牌识别,所以每一个不同概念与热点的宣传并没有持续一致地传达出品牌核心价值,这样的概念炒作,看上去热闹一时,也能在瞬间创造较好的销售业绩乃至销售奇迹,但几年下来,却发现品牌的整体价值并未上升,如何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不是搞所谓的概念营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需要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