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宝典
浙江将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区
2010-03-31 09:30  浏览:184

中行抢占试点业务制高点

    从昨日召开的中行省分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客户推介会上了解到,浙江将获批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第二批试点区,目前审批正在走最后流程,可望在近期发布。

    中行省分行副行长黄志强认为,作为经济强省和外贸大省,浙江必须及时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争取发展先机。浙江企业可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如何依托专业的银行服务,在新形势下创新业务,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占得市场先机,成为浙江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中行人士还表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从事贸易金融服务的专业银行,中行拥有国内银行中最庞大、最完整的全球化机构网络和涵盖银行、保险、投资银行等多元化的金融产业平台。从2009年7月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中行上海市分行成功办理全国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至今,中行的业务规模一直保持全国第一。目前,浙江省试点在即,中行已结合各专业力量,为该业务的开展壮大做好了充足的前期准备。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美国为应对危机大量发行美元,导致美元大幅贬值,美元债权国受损巨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因此撰文建议,拓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用途,以创建一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这一建议受到国际社会密切关注。欧盟、俄罗斯、印度等也相继发出呼吁,要求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终结美元独霸的时代。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步伐因此加快。

    通常货币国际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本币在一般国际经济交易中被广泛地用来计价结算;第二层次是本币在外汇市场上被广泛用作交易货币;第三层次是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主要货币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行,也带来人民币加快区域化、国际化发展的机遇。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推动人民币在“境外流通”。如积极参与建立“10+3”(东盟+中日韩)区域外汇储备体系,与多个贸易伙伴签订总价值达6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批准香港银行机构内地分行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及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决定在长三角、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广西、云南和东盟地区之间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2009年4月9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09年7月2日,人民银行等六大部委联合制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7月3日,人民银行出台有关实施细则;2009年7月6日,中行上海分行与中银香港成功办理国内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标志着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式开始运作。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影响深远

    假设省内某家企业从境外进口价值1000万美元的货物,在合同签订时美元牌价为6.8,估计该企业应支付6800万元人民币。10天后货物运达,美元即时牌价变为6.82,那么该企业实际支付的货款为6820万元人民币。

1/2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